一直潜水

多年潜水号勿扰

【刺客一考据】原刺客二剧情无责任猜想(上)

这篇大概的内容是:如果原编剧继续写第二部,而且在延续第一部的用典思路,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,第二部可能是什么样的。
基本是根据易经猜的,至多加上第一部一些历史典故的延伸。
【删除】感觉自己已经推出来了整个主线剧情呢!!!【删除】
不过,这并不代表换成第一部编剧就一定会这么写,或者她们就应该这么写。因为编剧的工作职责应该是写一个精彩的故事,或者退而求其次,写一个合理的故事。至于用典,并不是编剧的任务,用得好是锦上添花,不用的话也无所谓。虽然第一部用了很多典故埋线,但不管是哪位编剧写续作的时候,觉得用典凑情节不合理,或者单纯就不想对着典故写了,放弃了用典,我觉得没什么不可接受的——那么为什么要写这一篇呢?其实也没什么意义。然而正如有些观众看这部剧的乐趣在于CP,有些人的乐趣在于人设,有些人则喜欢看剧情,同样,这部戏给我带来的最大的观剧乐趣,就是典故和考据。所以各得其乐而已。
本来是自娱自乐的一个东西,不打算发出来,基友建议我硬盘,但是因为有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亲友怂恿我贴出来(=_=)……所以……反正我就那么一说,您就那么一听,娱乐一下,不要认真。我自认是一个专注于考据本身的人,推理时可能会被自己狭隘的思路和有限的知识卡住,但并不会夹杂个人好恶和情感倾向在里面。

----我是声明的分割线----
先得特别说一下考据依据的《易经》的问题。易经直接看原文是真的看不太懂的(古人也看不太懂),而且字义语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,很容易望文生义,所以必须要借助注解去读。注易,包括整个易学系统,主要分为两派,一派是义理派,以逐字逐句诠释原文含义为主;一派是术数派,主要用来算命,很实用,所以网络上比较流行,比如阴阳五行卦变之类,都是术数派的产物。术数派的原著特别难(可以看集解本里的虞翻注,简直是术数派的极致),拿来编故事其实不容易,而网上的一些理论又过于简单粗暴,有些已经离易经原著比较远了(比如四象对应八卦中某一卦这类理论,其实完全和易经是相悖的。这套联系可能是从八卦的象附会到八卦的五行,再附会到四象的五行(或者方位附会),这样辗转搞出联系来的。四象在易经中的本意是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(也就是九七六八四个数字),后来才有拟兽化的形象,再到拟人化的神君形象。如果四象本身已经对应了八卦,就不可能有四象生八卦这句话了,因为根本生不出八卦。只有爻的排列组合才能成卦)。稍微翻了翻编剧的微博,我觉得编剧应该是个比较注重原文资料的人(又通读过易经),有时学究气很重,不大会直接拿网上的流行理论来写剧本。所以我觉得编剧参考义理派的注解写剧本的可能性比较大(之前那篇考据也大致印证了这一点)。义理派里特别有影响力的还是王弼注和朱熹注,前者是义理派的开山鼻祖,影响深远,后世所有义理派易学家都不可能绕过的存在;后者虽然在注释方法上说是义理派和术数派的结合,但其实就注释内容而言,我觉得还是偏向于义理派的,而这位大牛的注释本,是后来科举考试的标准参考用书。目前,最容易找到的周易注也就是这两版,我觉得编剧要拿易经来写故事,总体而言应该是出不了这两版的。两版我都看过,本质的不同是一个以老庄解易,一个以儒解易(我觉得朱熹注更通俗好用……)。其实除了个别特别难读的句子上有较大分歧以外,单纯在句义解读这个层面上还是区别不大的,拿来编故事应该不会因底本不同而产生过多情节分歧。所以这篇主要还是以王弼注作为参考,有时也会引证一些朱熹注。
根据我对第一部的考据,我觉得编剧在写第一部的时候,大体是这样利用易经的:
八卦,一卦对应一个重要臣子,描述全卦的彖辞和象辞是人物基本人设的依据(这点坎离震都符合得很好。乾坤两卦因其特殊性,彖辞和象辞的内容都太大、太泛了,但也能从中看出一些指向性)。六爻自下而上(初二三四五上)是人物按时间顺序的大体命运走向,也就是说,出场不一定是初爻,比如离卦出场是九三,震卦出场(和共主相遇,受封)就是六五,但是之前的戏会在回忆杀或他人叙述中补全。但退场一定是上爻(比如震坎,坎为了对上还特意弄了个投降戏(见考据篇),可见一定会往上爻上靠)。中间有些爻辞比较泛泛的就一带而过了,不一定有非常确切的对应,但是比较有特征性的一定有对应情节。
八卦之间的人物关系是对应两卦复合的复卦。根据上下顺序的不同,每两人之间都有两卦可相对应,编剧会从中挑一个作为两人之间关系的定性。但不一定每二人之间都要拉上关系,只会从中挑几条线写。用法是全卦彖辞和象辞大致定性,但主要还是得看六爻的爻辞,按初二三四五六的顺序依次变化,中间比较泛泛的可能一带而过,但比较有特征性的一定有对应。上爻是结局,特别重要(见坎离既济)。
一些卦辞格局比较特殊的卦会特殊写,不会拘泥于六爻的顺序。比如蹇卦(但是这个已经在八卦之外了,属于编剧单拎出来的特殊用典),全卦从彖辞到所有的爻辞,都是A凶B吉的选择题(选择权都在占者自身),在易经中也极为特殊。所以我觉得第一部相应情节对蹇卦的描写,其实是比较精妙的。

综合这三点,下面一个个来讲。
因为四象除了一个风水梗以外,就没有其他可以指向命运的典故了——这也就是留给编剧自由发挥,并和其他典故相对应的空间。所以只能从八卦的个人命运入手,推测国.运。
震坎都已经走完了上爻,复活不了了,这里不再讨论(当然编剧如果搞一个神仙版OR剑灵版,总之跟这帮凡人不是一个体系啦,那我也没话好说)。
乾大概真的没死,便当也是能吐的。因为我觉得第一部结束时,乾卦刚刚走到九三和九四之间——有人觉得乾第一部有点丧,好像没做成多少事,这个其实看看初九、九二、九三就知道了,出场大抵是九二(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),然后主要就在九三上徘徊——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也就是说,这时乾卦处的位置不好,以至于整天谨慎认真地做事,修各种德行,才可能在危机面前幸免于难(“故竭知力而后免于咎也”)。当然,关于这个便当的问题,最明确的解释还是在乾离同人卦的九四,考据篇里已经提过这个问题:“履非其位,以与人争,二自五应(二自应五),三非犯己,攻三求二,尤而效之,违理伤义,众所不与,故虽乘墉而不克也。不克则反,反则得吉也。”二=天璇,三=公孙钤,己=慕容离,这简直就是第一部最后一集的情节,最后的结果就是“不克而反”,人是杀不成的(参看了朱熹注,对这一爻的理解基本一致)。
所以第一部结束时,剩下了六卦:乾坤离艮兑巽。剩下三个争霸势力:狗、紫、黑。
从这六个人上爻的内容来看,离最后所在的势力应该就是最终的赢家,因为只有他一个人的上爻里有与统一相似的描述:“王用出征,有嘉折首,获匪其丑”“以正邦也”。这句话里最难读的部分的意思就是“君王讨伐并清除了反对他的势力”。有易学家认为这一爻引用了周天子讨伐有嘉国并获胜的史事。因此所谓“王”,即是真.命天子。但他本人不可能独立一派,因为离的本意就是“依附”,所以不可能独立为一方势力,应该还是辅佐君王的谋士。不过,这么好的爻辞,最后吉凶的判定却只是“无咎”而已,在易经的吉凶体系中,实在不能算好。所以反映在剧中,可能要把离的感情线彻底写成悲剧,来平衡这个无咎。或者参考编剧对震卦“无咎”的处理,国家无咎,个人悲剧(但是参看震上的爻辞,这个无咎要比离上的无咎凶得多,毕竟前面还有征凶的判定)。
另外这六个人中还有一个人的上爻爻辞也比较好,就是艮。“上九,敦艮之吉,以厚终也(不陷非妄)。”从纯粹吉凶的角度来说,这个人的结局应该是八卦中最好的,爻辞给了一个真正的“吉”,虽然在阐释上也有所保留,比如“厚终”就有些得善终的意味,而不是有大运气大造.化的结局。之前考据篇里也提到,为了对应震的用法,艮在本剧里,要么是最后一场戏,要么是终结乱世的人,或者两者兼具。
此外艮和离接下来大致的命运走向(第二部开始时离在九四中,艮要么走了初六,要么一爻没走),都是先凶后吉。综上所述,我觉得艮和离应该在同一个势力,该势力是最后的赢家。
乾在紫国不提。我觉得第二部坤投紫国的概率非常大。不分析剧情的合理性,单从易经看也是如此。坤能否独立为一方势力单干?我觉得应该不会这样写,坤卦的核心就是臣道,应该不会把这个特质写没,而且第一部结束,坤大概在六四爻的位置,接下来还有六五“坤为臣道,美尽于下”,所以坤还是得投靠某一方势力发展。那么在剩下的三国中要投哪一国呢?狗国先排除,合理性上太说不过去了,估计观众也不能接受这样的剧情发展。值得注意的是,坤卦卦辞有一句“君子有攸往,先迷后得主。利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”,而且“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”还被强调了两遍。列位看官还记得蹇卦的西南和东北吗?按这句卦辞,两个“朋”所指为何一目了然(看这点小葱应该死透了),坤卦投的是紫国无疑了。(我觉得编剧之所以没有按四象的标准方向安排四国,而是旋转了一下位置,就是为了凑易经里时常出现的西南和东北这两个指向。)但是坤投紫国后结局不会好,按照王弼对这句的解释,“阴之为物,必离其党(西南),之于反类,而后获安贞吉”,因此虽然“东北丧朋”,也只有“东北”绿国,才能使坤保“安贞吉”,投紫国反而不好。这点又和上六爻辞印证。
而且,乾坤后三爻爻辞吉凶高度同步,四都有退隐暂避之意,五都是大吉,上都归于凶,放在同一个势力,应该比较好写。
两个新人物兑和巽,应该在同一个势力。因为两卦的吉凶走向大致都是吉-凶-吉-凶,两起两落,相当同步(吉凶程度上不相同)。从上爻来看,巽是六卦中最凶,可参考第一部坎的结局。兑要好很多,“未光”这个评价,总体还算比较平和,王弼注说兑卦上六是“静退者”,可能是退隐一类的结局。
给人物结局的吉凶排个名吧:艮>离>兑(或者兑>离)>乾>坤>巽,大致就是这样。
综上,我觉得第二部可能的人物分配已经比较明显了,第一部基本是四国一国一卦(第一集狗带的震除外),第二部大致是三国一国两卦。
具体到兑巽和离艮到底哪两个属于黑国,哪两个属于狗国,这个问题决定了本剧哪个势力才是最后的赢家——虽然第一部结局离卦已经跑到了狗国,但还有没有可能跳反回来,这点从卦辞上还真看不出来。
稍微主观地猜测一下,数一数第一部编剧给狗国和黑国用的典。狗国有“北斗主死,南斗主生”,还有一个北斗四国国君的DEBUFF“四危以备,法当灭族”。国设上的典故有:第一合纵抗秦,第二堑山堙谷,第三是尚武的设定(涵盖两个方面:第一是平民家中铸造精良的铁器,第二是大规模工程的军事化组织)。唯一一个不好的典就是“饕餮”,如果单纯指神话概念倒是无所谓,如果涵盖了历史上“三苗”的概念的话,三苗的结局并不好——不过这个可能有点过于发散了。黑国的国设主要出自前蜀的历史记载……这个实在有点差了,不提了。黑国还有两个正面BUFF,一个是玄武的“真武大帝”(讲道理这个也不一定用……),然后就是执明个人的“一鸣惊人”。一鸣惊人是楚庄王的典故,然而楚庄王远没有统一,楚国也不是最后的赢家,按历史发展,基本上楚庄王一死,楚国就迅速衰败了。所以我觉得“一鸣惊人”和统一还是有相当差距的。感觉从第一部典故的数量和质量(??)对比上来说,狗国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。
因此暂且假设离艮属于狗国,兑巽是编剧给黑国加的新人物。看后面的分析是否能佐证。

全篇被和谐了,看看能否分段发。

评论(17)

热度(157)

  1. 共8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